理论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培训研究 » 理论信息

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特色

2009-03-11 点击数:

今年3月,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培养和造就高 素质的干部队伍,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党中央提出“大规 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的号召下,新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正逐步呈现出以下几个特色:
一、满足需求更要引领需求
《条例》指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原则。要“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把握干部的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需求,分级分类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激发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员为本,而非以教师为主体;“按需施教”就是培训者要按照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的要求,认真研究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同 时要了解学员的需求,按照领导干部需要什么知识,提高何种能力,解决什么问题为中心,去帮助学员解决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满足需求并不仅仅是被动地 按照学员的要求设计教学内容,而是在课程设计上要更具前瞻性、导向性和实效性。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东部地区现在 面临的问题很有可能就是中、西部地区下一步发展过程中将要遇到的问题;而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也有可能是东部地区下一步发展过程中的障 碍。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不仅仅应该帮助领导干部解决眼前的难题,更要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导向性,使其提早预见到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 问题和挑战,从而使其超前谋划,少走弯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传授答案更要引导研究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领导干部的学习必须针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然而在实际中,这些问题又是千变万化、层出不穷 的,因此领导干部必须真正具备能够应对挑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而非仅仅知道某一个问题的答案。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该更多地做到教学主体的转换,要实现由“教师授课”向“学员研究”的转换,要真正以学员为本,以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着眼点。教员授课,最主要的不是介绍知识,传授答案,而是引导思考、传授方法。教学过程应该以当今社会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学员最迫切想通过学 习解决的问题作为学习研讨的主要内容,以学员自我研究、相互交流和讨论为重要形式,以引导学员思考、启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非直接传授知识为着眼 点,以提升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学员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结合自身需求,带着问题有目标、有针对性地来学习,通过接受完整、系统的培 训,加上自己的研究分析和与周围学员及老师的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真正实现解疑释惑、拓宽思路的学习目的,在研究问题的同时提高了能力, 从而真正将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塑造成为“学习型”、“思想型”和“研究型”的干部。
三、传授知识更要培养能力
《条例》指出,干部教 育培训工作应该坚持“全面发展,注重能力”的原则。要“全面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健康素质,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 全过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全党提出要增强领导干部的“五种能力”: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关系的能力。这是新时期党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也为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中 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曾庆红在中央党校2004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提出,干部培训和轮训要“从满足学员获得岗位培训需求为主,向满足学员能力提高 需求为主转变”,要“重点培养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重提高党员干部的创新能力”;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也将“能力培养”作为学院培训理念的重要内 容之一。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对此,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肩负着重大责任:要在传统的“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 合,提高学员的党性修养,培养其学习研究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势和危机处理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从而真正培养和造 就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新时代新型领导干部。
四、有序发展更要改革创新
《条例》指出,干部教育培 训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创 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既要遵循干部教育培训的一般规律,使其稳步有序发展,但更应该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机构设置、制度 管理等方面鼓励大胆创新,探索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从而能够适应新时期干部教育工作的新需求、新特点。
各级党校和干部教育 培训机构已经在创新上有所作为。如在培训内容上,中央党校党建理论的创新备受海内外关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在以经济管理为主要培训内容的基础上,创建了以 领导学研究为特色的内容体系;在培训方式上,中央党校近年来加强了以“研究式教学”为创新特色的培训模式,而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这所新型的干部学院也在“现 场体验式教学”、“情境模拟式教学”等方面的教学实践上有重大突破。
干部教育培训所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创新研究,如同邓小平同志所 说,“这决不是改头换面地抄袭旧书本所能完成的工作,而是要费尽革命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创造性的科学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一定要立足 于扎扎实实的理论研究工作,认真分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积极借鉴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有益成果,研究新时期新形势下党 的执政规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同时要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特点、教育规律和办学方针政策的研究,以改革的精神不断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使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五、强化培训更要提高效益
《条例》指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坚持“全员培 训,保证质量”的原则。要“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的规模和质量、效益的统一。”大规模培训干部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 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的要求,《条例》也指出干部教育培训要“面向全体干部,创造人人皆受教育、人人皆可成才的条件”,并对培训时间作出了 具体要求。由此可见,扩大培训对象,强化培训覆盖面和培训力度,是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内容。
然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 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水平,使其能够学有所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重在实效,要通过对领导干部进行政治理论、政策法 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等内容的培养,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增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帮助其树立马克思 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夯实理论基础,开阔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促进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只有这 样,才能够真正培养和造就新时期所需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从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曾庆红 同志在2004年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各级党校要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要在教育培训我们党的执政骨干、不断提高他们 的能力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要在建设学习型政党、推进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发挥“重要阵地”作用;要在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加强我们党的执政理论建 设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这是新时期党中央赋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大历史任务。因此,我们新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 际情况,以学员为主体,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导向,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着眼于提高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研 究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党的执政水平和能力。

京ICP备09079694-3号 | 版权所有:全国继续教育职业技能评测中心

Copyright (c) Nation Continue Education Evaluation Center of P.R.China

地址: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3层 邮编:100038   info@nceec.org.cn